
季夏的北疆草原,天高云淡,长风劲草。7月18日,来自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内的京津冀蒙社区教育机构的领导、专家和教师代表齐聚向善民族团结繁荣进步,崇尚谨学创新的乌兰察布,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京津冀蒙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首届工作研究培训会。 本届研训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要求,进一步推进京津冀蒙社区教育深入发展,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构建区域社区教育协调合作发展新机制。 出席本届研训会的领导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周延军,社区教育大讲堂总编辑杨绿,内蒙古城乡社区大学校长霍建平 ,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冬妮 ,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校长于金旺。京津冀蒙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各成员单位代表近40人参加会议。 开班仪式上,霍建平在介绍内蒙古社区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强化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我国当代社区教育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的指导下,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的社区教育取得了新进展,各地纷纷探索各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和路径,社区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霍建平希望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各成员单位要以本次研训会为新起点,以创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为使命,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努力提高社区教育工作水平,推动社区教育全面融入社区治理,为推进我国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王冬妮致欢迎辞。她说,此次研训会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 王冬妮指出,京津冀蒙协同发展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乌兰察布市已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与京津冀相比,乌兰察布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要充分发挥京津冀蒙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作用,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构建区域社区教育合作发展新机制,探索在更多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合作,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京津冀蒙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资源支撑。 本次研训会由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和实地考察三个部分组成。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周延军教授,和华佑教育总经理、社区教育大讲堂新媒体编辑部总编辑、社区学习共同体全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社区教育、老年教育领域专家杨绿分别作了《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新时代康养游学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 

乌兰察布电大城乡社区教育负责人围绕社区教育开展情况、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构想等题旨,与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各成员单位代表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20日下午,参会人员赴卓资县巴音锡勒镇社区教育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该校自成立以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牧民种养殖业基础、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还开设了刺绣、剪纸等非遗项目的教学课程,进一步激发了社区群众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各成员单位代表每到一处,一边仔细观看,一边认真交流,并不时的拿起手机进行拍照。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推动京津冀蒙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协同创新,引领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京津冀蒙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首届工作研究培训会,是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社区教育大讲堂承办,乌兰察布电大协办举行的。并得到了北京开放大学、天津开放大学、河北开放大学、内蒙开放大学的大力支持。
|